PSA新展预告 |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
策展人:凯伦·史密斯、杨振中
特别顾问:张培力
展期:2022年11月10日至2023年2月12日
地点:一楼大厅、五楼展厅
主办机构: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票价:免费
展览介绍
耿建翌——艺术语言根目录上的沉思者
——策展人 凯伦·史密斯
2022年11月10日至2023年2月12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举办展览“他是谁?”,这是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耿建翌的个人回顾展。展览由凯伦·史密斯与杨振中策展。
1985年,刚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油画系毕业的耿建翌开始于当代艺术圈崭露头角,其毕业创作《灯光下的两个人》有力地质疑了当时以叙事为创作主旨或首要目的的艺术观,此后他成为“85新空间”和“池社”的核心成员之一。在接下来的30余年间,耿建翌通过一系列具有实验性质的项目延续着他对于艺术界限及意义的探索,并对各类现有的艺术形式进行毫不妥协的挑战。他往往将简单的日常行为直接挪用为创作的形式和内容,促使观众主动思考艺术的多重意味。耿建翌长期关注艺术语言根目录上的基本问题:怎么观看?怎么证明?怎么规范?怎么阅读?怎么显像?怎么回收?基于这些问题,他擅于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媒介和手法,并重新构想绘画、摄影、录像、装置、行为、印制品、现成品等观念实践的种种可能。
耿建翌,《理发3号——1985年夏季的又一个光头》,1985年,布面油画,178×149cm。私人收藏。
耿建翌,池社活动之二“绿色空间中的行者”,1986年。图片提供:宋陵。
展览标题“他是谁?”来自耿建翌创作于1994年的同名观念作品。源出艺术家听说自己外出时曾有陌生人到家拜访,就下意识地问道:“他是谁?”为了弄清这个“他”的身份,耿建翌向邻居询问了此人的体貌特征细节,并以邻居们提供的书面描述和画像为内容创作了这件作品。而策展人也希望就“耿建翌是谁?”这一问题开启展览,观众能从耿建翌独树一帜的艺术实践中找到答案。
耿建翌,《他是谁?》,1994年,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A4。Kroller Muller Museum收藏, Otterlo, 荷兰。
耿建翌,《他是谁?》,1994年,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A4。图片来源:亚洲艺术文献库(AAA)。
本次展览旨在考察耿建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16年之职业生涯的广度与深度,囊括了其最具有意义的代表作。除了其早期的绘画,“他是谁?”也将展出耿建翌的一些鲜为人所知的重要作品,如《关于作品<你看着办>中的一百盘蚊香》(1991)、《无论从哪一面基本都能看》(1995)、《不是现实的选择》(1995)、《地面:25个地址的25幅照片》(1997),以及大量纸本文献。展览中部分作品为首次面向公众展示,如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楼大堂呈现的特别项目《自来水厂》(1987/2022);以及艺术家在2016年赴日本,以纸浆为材料创作的从未公开的作品实验。
耿建翌,《打扫一间与己无关的房间》 ,1988年,行为、黑白照片。私人收藏。
耿建翌,《读物》,1990年,纸本印刷品,共15本,每本18×20×2cm。私人收藏。
耿建翌,《挂历》,1991年,丝网印刷,共14页,每页50×50cm。私人收藏。
耿建翌,《头皮》,1991年,行为,黑白摄影。私人收藏。
耿建翌,《穿衣的一个七拍》,1991年,复印图片拼贴、木板,86×122cm。图片来源:管艺当代文献馆。
左:耿建翌,《两张脸的受光部》,1993年,水笔纸上手稿,26.5x19.5cm。私人收藏。
右:耿建翌,《无题》,1993年,纸上水彩,36.5x49cm。私人收藏。
耿建翌,《不是现实的选择》,1995年,手稿及其他项目相关印刷品,与OMI(纽约上州)驻留机构的艺术家合作。私人收藏。
耿建翌,《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1996年,纸上水彩,27×21cm。私人收藏。
耿建翌,《做作 2016-2017》,2016年,纸浆、楮皮,40x30cm。私人收藏。
《自来水厂》是一个具有迷宫般结构的大型装置,一旦观众步入其中即成为观看与被观看的参与者。这件作品可以被看作耿建翌消除观者与作品之间距离的首度尝试。在耿建翌的自述中,每个人在面对这件作品时,都既是观众,又是作品的一部分,而作为观众/体验者的主体身份,已然消除了与作品间至少50%的距离。尽管《自来水厂》在艺术家生前并未以实体形式呈现,这一理念对于耿建翌的艺术思考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耿建翌,《自来水厂》模型,1987年。
在创作实践之外,耿建翌同时将大量精力投入于艺术教育和艺术展览项目策划的工作中。他的教育理念与艺术思考一样不同寻常。秉持着“艺术可以学,不可以教”的信条,耿建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发掘艺术之于不同个体的不同意义。本次展览得到很多耿建翌的老师,朋友和学生的鼎力协助。“他是谁?”邀请他们参与展览中一个特殊的表格项目,既是对艺术家常用的这一创作形式加以致敬,也希望能够多面地还原耿建翌。
耿建翌在黄山会议现场进行《表格与证书》 第二部分行为,1988年。
耿建翌,《合理的关系》,1994年,10张照片、8件30页合同、发票等文件。
耿建翌,《合理的关系》局部,1994年,黑白照片。
耿建翌,《工作笔记》,1995年, 11本笔记本其中一本。图片来源:管艺当代文献馆。
耿建翌,《工作笔记》,1995年,1套11本笔记本。图片来源:管艺当代文献馆。
耿建翌,《肯定是他》,1998年。黑白照片,证件。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关于艺术家
耿建翌肖像照,2012年。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耿建翌
1962年出生于河南郑州。198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后定居杭州直至2017年,先后工作于杭州丝绸工学院(今浙江理工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
耿建翌的职业生涯始于中国“'85新潮”——一个标志着艺术与艺术表达反思与创新的时代,以耿建翌的挚友——张培力为核心的杭州艺术家们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都渴望找到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反映其周遭的巨变,及其所闻所见的日常生活。耿建翌的艺术一以贯之地保持着观察和提问——正如我们在《他是谁?》等作品中看到的那样。这些简单的问题,不需要明确的答案,是耿建翌用来帮助我们看到我们周围的生活,那些日常司空见惯而被熟视无睹的事。他的作品,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关于我们如何参与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做事。这在《做到正确的自己》(2005)和《抵消》(2007)中最为明显;也延伸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消费之物,例如其作品《没用了》(2004)所强调的。该系列作品始于其1995年的项目《不是现实的选择》,他关注的是艺术家们创作中废弃材料时的选择,正如我们普通人平时在挑选家装地板时面临的一样。
21世纪初,耿建翌参与组织了许多展览,但他从未自称为策展人。他的主要兴趣是把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探索一些特定的问题、想法或某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这种做法也可以追溯到1986年他所参与的杭州“池社”、1994-95年“以……作为理由”系列活动,以及后来邀请学生和艺术家们一起参展的“没事了”和“出事了”等。这些项目的关键点在于耿建翌如何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其他所有参与者平等相处。
2008年,耿建翌创建了“阿嚏阿嚏”工作组,2010年成立了想象力学实验室,更为广泛地开展了“月食”、“课堂”等实验艺术项目。与此同时,耿建翌与他的合作者们一起扩展了他对艺术和社会的探索,继续以基础材料进行实验工作。这种实践的深度在2015年的一系列作品中体现出来,他称其为“无题”;而从其于2016年在日本开启的系列纸质作品中亦能窥见一个全新思路的端倪。
耿建翌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极富语言表现力。他所述并非关于艺术理论,而是作为其艺术表现观念的个人表达。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所发表的文章显示了他对自我实践相关主题的清晰思考。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也因一些个人需求而继续写作,他曾在MSN空间中连续发表的系列短篇故事,其语言与叙述极其文学却通俗简洁。它们诠释了耿建翌对世界的观察和他在艺术中探索的问题。(其中一些故事后来再次出现在2015年“小桥东面”的展览/图书项目中。)
耿建翌在后期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工作中。源于“艺术可以学,不可以教”的理念,其教学方法独特,一如其艺术风格。这一理念亦引导着他帮助学生去感悟自己的想法,并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杰出的先锋艺术家,耿建翌获得了2012年中国当代艺术奖的CCAA杰出成就奖。2016年获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奖“年度艺术家”表彰。2018年被中国美术学院追授“哲匠奖”。
其个展包括:“投影顽固”,OCAT上海馆(2016);“小桥东面”,OCAT深圳馆(2015);“耿建翌个展:2015夏”,香格纳上海(2015);“无知,1985-2008 耿建翌做作”,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2);“过度,耿建翌个展”,香格纳北京(2008);“脱离文字进行阅读,耿建翌纽约个展”,前波画廊,纽约,美国(2006);“耿建翌-没用了”,比翼艺术空间,上海(2004);“水印”,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2001)。
重要群展包括: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2012);“耿建翌 吴山专 杨福东:水厂”,香格纳H空间,上海(2011);“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 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0);“真实的东西,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泰特美术馆,利物浦(2007);“聚焦”,中国美术馆,北京(2005);“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2004);第四届光州双年展,光州(2002);“生活在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展”,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美术馆,柏林(2001)。
▲ 上滑查看更多艺术家简历。
关于策展人
凯伦·史密斯
(Karen Smith)
策展人兼作家,自1992年定居中国以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凯伦以独立实践者的身份开启艺术生涯,并于2012年被正式任命为OCAT西安馆的执行馆长。2021年,她加入德英基金会,领导其学术活动,目前,她负责德英基金会于2022年春季启动的德英策展学者项目。
凯伦组织策划了国内外众多群展和个展,其中包括“与材质的表情有关”,OCAT西安馆,西安(2022);“一光诸影:夏永康”,京都国际摄影节,京都,(2020);“我与你:埃里克·索斯”,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上海(2020);“墨水之外:中国艺术家作品集”,佩拉博物馆,伊斯坦布尔(2019);“摄寻千里:十见天地”,,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上海(2018);同杰弗里·戴奇共同策划的“波普之上”,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6);“颗粒到像素:摄影在中国”,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上海/莫纳什美术馆,墨尔本,(2015/2016);“醍醐:段建宇、胡晓媛双个展”,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3)以及同西蒙·格鲁姆和徐震共同策划的“真实的东西: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泰特美术馆,利物浦(2007)。
此外凯伦还在持续地进行写作,其著作涉及关于当代艺术和艺术家的专著以及展览目录等。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作者,她的重要作品有《九人传:新中国先锋艺术的诞生》(2008,Timezone8)和三卷本《发光体: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2011/2013/2015,后浪出版公司/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上滑查看更多策展人简历。
杨振中
1968年生于浙江,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作为艺术家,其艺术实践以观念艺术为主要方向,涉及录像、摄影、装置,甚至包括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长期活跃于全球当代艺术系统,并于2003和2007年两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作为策展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他与上海的艺术家们共同发起并策划了包括“超市展”、“快递展”、“吞图”等十几场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和项目。杨振中的创作核心,一方面持续关注生死议题并以戏谑的态度聚焦于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矛盾与混乱,另一方面则是对城市日常与政治空间中的人、物、景观的转化和再利用。其近期的创作旨在文明史的语境中,探讨智能技术、人类劳动与自然景观之间的丰富可能性。
其重要个展包括:“静物与风景”,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8);“始终”, MANEGE美术馆及展览协会,莫斯科(2014);“不在此时”,上海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2013);“不要动”,香格纳,北京(2011);“杨振中”,IKON美术馆,伯明翰(2006);“轻而易举”,比翼艺术中心,上海(2002)。
重要群展包括:“1989年之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2017);“我们光明的未来:控制论幻想”,韩国白南准艺术中心,龙仁(2017);“前卫中国:中国当代艺术20年”,国立新美术馆,东京(2008);“全球化城市”,泰特美术馆,伦敦(2007)等。其作品不仅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2003, 2007)、上海双年展(2002, 2016)、广州三年展(2002, 2005, 2012)、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2006)、里昂双年展(2013)等国际大展,亦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古根海姆博物馆、英国IKON美术馆、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瑞银集团等重要公私艺术机构所收藏。
▲ 上滑查看更多策展人简历。
// 当前入馆预约方式
根据最新《上海市美术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观众进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皆需提前预约,包括已购票、持会员卡以及其他各类票种的观众。含未成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军人、残障人士、医护人员等免票群体。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微信服务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入馆预约”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可至微信服务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预约凭证”中获取二维码。
//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